余祖欣
2016年07月07日16: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铜川市耀州区1名公职人员和2名村委会干部在一家饭馆就餐,在2013年到2014年间,便欠下2.6万元,打了47张白条,饭店老板两年要不回欠款。该饭店老板陈女士说,她在2013年到2014年间,在耀州区经营一家餐馆,期间,耀州区孙塬镇贺咀村村委会主任张留羊和副主任李天行经常来她们饭店吃饭,但每次结账时她拿到的都是一张白条,上面写着吃饭具体的钱数和消费项目。(7月6日央广网)
47张白条,2.6万元,两年来,这几位涉事干部平均每顿饭都要花费500元以上,在乡镇基层,这可算是实至名归的“大餐”了。而这些动辄喝下成件好酒、席间高档香烟伴桌的“老赖”,到了结账买单时却再无“豪气”,几经催要均是陆续推脱,悄然间便吃了两年的“霸王餐”。
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乍一看,几人的“打白条”和拒不还款行为是个人诚信问题,可在诚信之下,这俨然也是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对于吃喝的严规重惩成为了“风向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既是一种良性提倡,更是一种严格要求。细致些说,这些干部以“林业防火”、“贺咀村”等工作事项和集体名义来打白条,显然存在“吃喝报账”的情况,公款公费摇身一变,竟差点成了个别有心人奢靡饕餮的工具,如此违规违纪持续2年才因“打白条”被曝出,其背后的监督松散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吃吃喝喝、觥筹交错,于公职人员可不是能肆意妄为的个人“小问题”。所谓“作风建设无小事”,习近平同志便曾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纵观不少查办案例和现实情形,何尝没有这些敢吃会玩者,且站在乡镇、村组一级的角度问一问,这些满足了口腹之欲的万元饭款,能够帮助多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能够在日常开展多少惠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