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华中根据地对日伪的金融斗争

夏珊珊 盛海丰

2025年10月17日08:26    来源:学习时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国民政府切断对新四军的军饷供给,而新四军所在的华中根据地被日伪军分割包围,分散于苏北、苏中、淮北等8个战略区,面临着严酷的军事压力与经济封锁。日军在华中地区强制发行伪币、排斥法币(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导致根据地金融混乱、物资外流,严重威胁军民生存。在此背景下,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积极与日伪进行针锋相对的金融斗争,建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满足扩大生产、保障军民生活的需要,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构建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首先,开设银行,发行抗币。为巩固华中敌后抗日阵地,中共中央于1940年11月1日发出《关于建立与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要求中原局和新四军抓紧根据地政权建设,设立银行,发展工农业生产。根据指示,刘少奇、陈毅决定迅速筹建根据地银行和印钞厂。1941年4月,新四军创办的第一所银行即江淮银行在盐城成立。随后,淮北银行、淮南银行、大江银行等相继成立。抗战时期,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成立了十大银行,共发行了约242种纸币。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地区的银行合并成华中银行,发行华中币。银行的建立与货币的发行,对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维持币值与物价稳定,加强市场调控。为保持抗币币值与根据地物价稳定,根据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抗币发行量,强调“经济发行”而非财政发行。发行量力求与根据地的粮食、棉花、布匹、食盐等物资储备和市场需求相适应,避免滥发导致通货膨胀,以建立和维护抗币的信用。二是加强外汇管理,防止伪币、法币在根据地泛滥。各地采取严格管理外汇的办法,由银行或银行指导下的交易所规定比价进行兑换。敌占区的商人持伪币向抗战区购买土特产品(战备物资除外)时,要在银行或交易所换成抗币使用。抗战区公私商店如向敌占区买进必需物品时,也要在银行或交易所换成伪币。对商人和民众持有伪币、法币的,要求到边区银行下设的兑换处兑换抗币。三是建立抗币本位制。统一解放区币制,部队、政府的开支,发放各类贷款,一律使用抗币。货检贸易机关及各地合作社一律以抗币为计算单位核算货价。缴纳税金和商业买卖也须使用抗币。根据地与日伪区、国统区接壤地带,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最后,开展农业与工商业信贷投资业务,鼓励发展生产。为支持发展生产,根据地银行向农民、手工业者、合作社发放各种低息农业贷款、手工业贷款。除了向工商业投资外,各银行还开设了工商业贷款业务。如发放小业主贷款,给商人贷款以鼓励其到敌占区城市采购生产、生活物资,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必需。

开展货币斗争。坚决排斥和禁止伪币的流通和使用。各地一方面将货币斗争与物资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将根据地出产的主要物资,如棉花、粮食、油、盐等加以管理,限制出口。商人必须带回物资,不许带回伪币。另一方面灵活调整斗争策略。根据地在严格查禁伪币的同时,贬值征收一些伪币作为对外支付手段,组织和利用伪币向敌占区换根据地所需要的物资,这样既达到查禁伪币的目的,又照顾群众的经济生活。为了达到还击敌人的目的,根据地政府采取“以伪制伪”的对策,即拿出一定的资本兑换伪币,在伪币增值时去敌占区购买物资,而伪币贬值时,将伪币大量抛出,加速伪币贬值。

对法币既联合又斗争。在抗战初期,法币是各战略区的主要流通货币,在华中地区根基深厚,加上抗币发行较晚,若过早限制法币会加剧伪币入侵。在斗争初期,根据地采取联合法币排斥伪币的策略,发动群众使用法币、抵制伪币。之后由于汪伪政权宣布废除和禁用法币,法币在华中地区的地位大大降低,并且通货膨胀愈发严重。为保障华中敌后各地人民的利益,根据地增加抗币的发行,对法币采取限制的政策。如将票面一元的新抗币作五元法币使用,停止使用“中农票”,限用中央、中国、交通三行的法币。对法币采取分等级使用的策略,票色尚好的法币和抗币一起流通,破旧的不支持流通,或者按票面贬值使用,防止破旧法币充斥根据地。

利用比价斗争武器。抗日战争后期,各地进一步采用比价斗争的方法限制法币流通。1945年8月,华中局财委会提出,法币使用时须按照1:50(华中币1元折国民党法币50元)之比率折算。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中币成为华中地区的主要流通工具。根据地采取以华中币收兑法币封存出口的办法,再用法币换回根据地所需要的物资,达到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目的。

金融斗争的显著成效。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金融工作和货币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在经济金融战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稳定了物价水平,维护了根据地的经济秩序。抗战后期,抗币成为华中民众最钟爱的货币。老百姓真诚地相信:“抗币是我们自己的货币,抗币越藏越值钱。”二是通过银行金库管理战时资金,保障了军事供给,设立的黄桥、靖江等外汇交易所,建立了通往上海、南京的地下通汇线,支持了地下工作。三是通过发放农业贷款、手工业贷款、商业贷款,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在新四军的金融工作中,还走出了薛暮桥、骆耕漠、顾准等专业人才,为新中国储备和培养了一批懂业务、政治强的金融骨干。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