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遼寧岫岩縣駐村第一書記“抱團”直播助農

問題一個個解決,越干越有勁頭

本報記者 胡婧怡

2025年10月15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遼寧省岫岩縣龍潭鎮駐村干部利用電商直播平台銷售紅薯。
  本報記者 胡婧怡攝

  用手搓淨紅薯上的泥土,對著鏡頭講述賣點、特色,在遼寧省岫岩滿族自治縣龍潭鎮大房村村委會院裡,張堡村第一書記劉生根和梨酒村第一書記劉暢支起手機,開始了一場助農直播。

  身后,大房村第一書記張廣峰帶著村干部們忙著打包裝箱。“賣貨、發貨、客服、售后都需要人,第一書記聯盟的作用也體現出來。”張廣峰說。2024年,岫岩縣利用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契機,開展駐村干部助農致富活動,讓駐村干部進直播間,幫農產品銷售搭上網絡快車。

  “該播啥、怎麼播,一開始說搞直播,大家心裡直打鼓。”劉暢回憶,由於各村農產品品種分散、規模有限,各自撐不起一個直播間,大家很快就打造第一書記聯盟、共建一個“龍潭鎮駐村工作隊”直播賬號達成一致。

  梨酒村的蘋果、鹿圈村的烏雞蛋、張堡村的紅薯……駐村干部們梳理出一份龍潭鎮農副產品清單。去年11月,梨酒村的蘋果成熟了,“龍潭鎮駐村工作隊”直播間首次開播,請來直播達人做主播,11名駐村干部輪番上陣做助播,1個小時就銷售700多單,銷售額2萬余元。

  村民們嘗到了甜頭,駐村干部們卻犯起了愁:湊了2個月的農產品,一場直播就賣空了,接下來怎麼辦?打包發貨的間隙,大家又討論起來:“要想直播助農可持續,還是需要產業支撐。”針對龍潭鎮農產品標准化不足、規模不夠、商品化難度高等問題,駐村干部們轉變思路,從幫著農民賣,變為引導農民種。

  2024年底,張廣峰帶隊前往遼寧錦州、大連對紅薯種苗、種植技術、市場前景等進行調研,又邀請專家來岫岩縣考察土壤氣候條件。經過仔細論証后,大家決定引進紅瑤、哈密、瑪莎莉、煙薯4種具有高附加值的紅薯。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干部們共同籌集10多萬元啟動資金,在張堡村流轉了33畝土地,買種苗、投設備,今年正式開始示范種植。

  經過一場場直播,“龍潭鎮駐村工作隊”直播間逐漸走上正軌:從產品確定到包裝發貨再到客服售后各環節分工明確,自主設計的包裝盒印上了“龍潭鎮”字樣,直播場景從室內直播間轉換到豐收的示范田、忙碌的包裝現場……截至目前,直播間共開展直播40余場,線上線下聯動,共成交各類農產品5000余單,銷售總額超18萬元。

  “大家齊心協力,問題一個個解決,越干越有勁頭。”劉生根說。龍潭鎮與岫岩縣電商創業中心簽約,接下來還要對全鎮駐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及種養大戶進行系統培訓,把助農直播持續做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5日 12 版)

(責編:朱一丹、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