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重溫聯合國創立初心,攜手完善全球治理(寰宇平)

2025年10月15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我們要共同建設一個怎樣的世界?在聯合國成立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重溫聯合國初心使命,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聯合國在新形勢下重振權威與活力,大國尤其要作出表率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來,聯合國這一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為維護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重溫聯合國創立初心,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承諾,推動聯合國在新形勢下重振權威和活力,對於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后,國際社會作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成立聯合國。

  1945年,“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國際社會共商成立聯合國,制定並簽署《聯合國憲章》,開啟了構建戰后國際秩序、追求和平發展的不凡征程。

  這是守護和平的80年。從沖突地區的維和行動到國際爭端的政治斡旋,從核不擴散體系的構建到國際反恐合作的深化,聯合國機制已成為當今世界遏制戰爭、化解矛盾不可替代的平台,為維護全球總體和平作出積極貢獻。

  這是播撒希望的80年。《發展權利宣言》明確規定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千年發展目標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繪制了全球共同發展繁榮的宏偉藍圖。極端貧困人口大幅削減,兒童入學率顯著提高,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這些提高人民福祉、促進國家發展的成就,標注著聯合國事業的進程,開創著全人類更美好、更和平、更可持續的未來。

  這是凝聚共識的80年。聯合國搭建了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框架,是全球治理的中流砥柱。數百項國際公約的簽署,構建起從外交到貿易、從海洋到太空的規則體系﹔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達成、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協調行動、描繪世界未來發展藍圖的《未來契約》等,彰顯聯合國在引領各國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的獨特價值。

  和平與發展,是聯合國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聯合國的力量之源和目標所系。聯合國總部大樓前,雕塑“鑄劍為犁”和“打結的手槍”時刻提醒世人,要終結戰爭、禁止殺戮,呵護我們共同且唯一的家園。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聯合國已經走過80個年頭,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二)

  世界正遭遇新的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冷戰思維卷土重來,國際規則秩序受到嚴重沖擊,和平之路任重道遠,發展事業遭遇逆風,曾經行之有效的國際體系屢遭破壞,引發的種種亂象令人痛心憂慮——

  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布“2025年全球和平指數”顯示,59場國家間沖突正在發生,創下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期限僅剩5年,卻僅有35%的具體目標按計劃推進,近2/3的具體目標進展不足甚至出現倒退,全球8億多人處於絕對貧困狀態,約8.2%人口面臨飢餓﹔多邊主義根基遭到侵蝕,一些國家將多邊機制視為純粹的地緣政治工具,令國際法和國際規則權威性遭到質疑﹔恐怖主義、難民危機、跨國犯罪、重大傳染性疾病等挑戰層出不窮,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更趨復雜多元……有觀點認為,當前國際秩序正處在二戰以來最危險的時刻:聯合國“失效”、國際法“失靈”、多邊主義“失能”,讓全球治理體系的“舊船票”難登當今時代的“巨輪”。

  校准當下的方向,才能避免步入歧途。當今世界發生種種亂象,並不是因為聯合國過時了,恰恰是因為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原則不斷地遭到歪曲破壞。近年來一系列重大危機挑戰一再警示世人,要想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聯合國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聯合國的地位必須維護,不能取代。“失敗的不是《聯合國憲章》,失敗的不是聯合國。真正決定其力量的,是會員國是否有決心捍衛它、追究違約者責任。”今年9月,在第八十屆聯合國大會會場,有識之士的聲音清晰有力。

  歷史啟示我們,多邊主義、團結合作才是解決全球性難題的正確答案。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依然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保障,以協調合作為基石的多邊主義理念更是解決全球問題的最佳方案。聯合國要發揮應有作用,關鍵在於廣大會員國特別是大國應該秉持團結合作精神,把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擺在最前面,切實遵守憲章宗旨和原則,按照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作出客觀公正判斷,發揮積極正面作用。

  (三)

  “80年后,我們再次面臨聯合國創始時曾面臨的問題,只是今天的任務更為緊迫、更為復雜、更為無情:我們要共同建設一個怎樣的世界?”在第八十屆聯合國大會期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面對當前多重危機,聯合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在聯合國成立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各方更應重溫聯合國初心使命,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聯合國在新形勢下重振權威與活力。

  要筑牢公平正義的基石。所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這是聯合國憲章的首要原則。國際事務不應再由少數國家壟斷,全球南方國家有權提出並維護自身正當權益。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要堅持民主協商,提高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切實糾正歷史不公。

  要高擎多邊主義的火炬。第八十屆聯合國大會將“攜手共進”作為主題,正是為了重申對多邊主義以及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承諾。個別大國“退群毀約”“撤資斷供”,阻撓安理會決議通過,聯合國的集體行動能力必然受挫。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是搞“小圈子”政治,而是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共贏取代零和博弈。

  要凝聚團結協作的力量。促進國際合作是聯合國憲章重要宗旨,也是完善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各國相互依存、命運與共,誰都不能獨善其身,應加強團結協作,堅定維護聯合國地位和權威,切實發揮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聯合國安理會更應超越狹隘的地緣政治考量,秉持團結合作的精神,履行好聯合國憲章賦予的職責,發揮好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作用。

  要做破解難題的行動派。完善全球治理,重在各國起而行之。大國尤其要作出表率,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信心力量。發達國家要切實履行責任,兌現發展援助和氣候融資承諾。全球南方要堅持守望相助、聯合自強,攜手捍衛共同利益。

  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追求和平安全的全球治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推動熱點問題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推進共同發展的全球治理,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導開放包容的全球治理,尊重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踐行多邊合作的全球治理,全面參與聯合國各領域工作,自覺承擔自身國際義務,迄今已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國永遠是聯合國可以信賴的伙伴,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繁榮挺膺擔當。

  近期,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闡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和路徑。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全球治理倡議內涵豐富,其核心理念與聯合國堅守的信念高度契合,有力回應了國際社會對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強烈呼聲。

  鑒往知來,以啟新程。聯合國承載了各國人民對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美好向往,見証了國際社會團結合作、追求進步的光輝歷程,也將繼續為人類進步發揮重要作用。未來,各方應加強團結合作,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沖破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的逆流,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5日 02 版)

(責編:彭靜、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