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黨員干部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本報記者 楊 迅
2025年10月14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長沙市聯點干部在高能級科創平台了解情況、搜集問題、征集需求。 |
![]() |
位於岳陽城陵磯三江口的膠囊形散貨倉庫。 |
![]() |
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產業開發區,干部(右一)深入電子廠車間收集企業訴求。 |
湘江之濱,岳麓山下,湖南堅持把打造“三個高地”(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作為重要任務和關鍵抓手。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擔當作為,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謀劃推進一批重要工程,有力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調研開路,把政策送到企業心坎上
大屏幕上,數字化產線系統實時展示每個工位的狀態﹔嘀嘀聲此起彼伏,焊接機器人靈活、准確地打下焊點……三一重卡,是三一集團旗下主營智能網聯新能源卡車制造的事業部,一度面臨“數據治理”的問題。
“以前,哪些物料缺件、哪些車型可以排產,要分別在不同系統中查詢。數據流通不暢,給供需對接增添困難。”三一集團商用車智造公司黨委書記黃鐵說。
適逢湖南省深化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大規模普及應用,長沙經開區干部常態化走訪企業時,了解到三一重卡的困難。他們帶來《湖南省“智賦萬企”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詳細介紹企業可享受的數字化診斷、財政資金等方面支持政策,幫助聯系對接相關專家。
一系列舉措托底護航,三一重卡成功開發數字化產線系統,實現了產線實時監控、智慧能源管理等。今年以來,工廠產能提升30%。
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干部緊盯科技前沿動態、深入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因企施策,在資金、路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增強企業向新發展的信心與動力。
“方圓5公裡內,花一盞茶工夫,就能把制造一台機車的上萬個零件集齊。”在株洲市,一名企業家自豪地說,“雄厚的產業集群、優良的產業生態,為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供了便利,這正是我們願意安家落戶的原因。”
協同,是湖南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因。湖南著力打造深度融合、高效鏈接的產業生態,變“單打獨斗”為“集群作戰”。
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干部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10本招商任務清單,引導各地產業部門為“要發展什麼、有什麼、還缺什麼”梳理出一本明白賬,因地制宜打造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生態。在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中,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的重點項目,在長沙、衡陽等地落地。
實干破題,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
深藍海面上,一台台白色超大型風電機組穩定運轉。作為風力發電的“心臟”,發電機的可靠性與維修效率直接關系到風電項目的經濟效益。
海上風力發電裝備與風能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守道帶領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如今,搭載該技術的8—2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海洋環境大規模裝機應用。
“多虧一批懂行、務實的‘科技紅娘’,科研與應用之間的橋梁越走越通暢。”黃守道口中的“科技紅娘”,是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的干部,他們積極了解前沿科技成果、分析市場動態,梳理科研機構、企業在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需求、難點堵點,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目前,已推動29個創新成果在湖南落地轉化,孵化10家科技企業。
在湖南冷水江錫礦山,數十萬噸砷鹼渣的安全處置,曾是一道生態難題。中南大學孫偉教授團隊和湖南省礦產資源集團聯合成立黨員突擊隊,凝聚一批技術骨干攻堅破題。
“治理污染,不僅要解毒,更要點石成金。”這是團隊定下的目標,但將實驗室裡的技術成果推向工業化,一度困難重重。“砷鹼渣的成分極為復雜,資源化利用的關鍵在於砷與鹼的精准分離,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黨員骨干帶頭,團隊迎難而上。工廠建在山頂,晚上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調試關鍵階段,大家幾天幾夜沒有離開過車間。正是憑著這樣的韌勁,國內外首條砷鹼渣安全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生產線穩定運行。如今,青山白雲、碧水藍天的景象在錫礦山成為常態,錫礦山地區生態修復案例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此外,實驗室還將砷鹼渣變成半導體用的金屬砷,為多家企業供料,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一條100G的專用鏈路,從長沙出發,一路向西直抵新疆。不久前,湖南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技術團隊通過這條“算力高速”,成功完成AI訓練推理等關鍵測試。
近年來,湖南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
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AI視頻生成、視頻渲染、大模型訓練……視頻領域人工智能的創新和應用如火如荼,也給園區的算力供給提出挑戰。
“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算力的重要性持續提升。我們通過完善算力基礎設施,為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提供堅實保障。”湖南省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與多部門聯合,決定採取異地算力共享的辦法,解決算力供給問題。
不過,長距離、海量的數據傳輸,又帶來跨省網絡延遲和抖動等一系列難題。視頻文創產業園黨工委與通信企業開展黨建聯建,促進技術、資源交流,又成立黨員攻堅小組,到高校、科研機構尋求技術指導。最終,園區確定了兼顧成本與性能的專線網絡方案。為提高算力資源使用效率,園區還支持技術團隊,打造“多雲融合調度平台”,通過市場化方式高效服務300余家企業,資源使用率超過85%。
敢闖敢試,不斷激發發展活力
襟帶長江,擁攬洞庭,湖南岳陽依水而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重要節點城市。
秋日的岳陽城陵磯港,長江中游的深水大港,起重機密布的碼頭,一派熱火朝天。
看到貨物從碼頭直運到相連的多式聯運物流園,岳陽城陵磯口岸實業公司董事長彭四新想起兩年前的一幕:因鐵路與港口信息未有效聯通,集裝箱卡在轉運節點無法發運,湖北一家化工企業的產品在此滯留50多個小時。他與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岳陽片區管委會和自貿創新部相關負責同志交流時反饋,“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被運輸方式不暢這堵無形的牆堵塞,形成‘腸梗阻’。”
為此,自貿創新部的干部沿城陵磯港溯江走訪武漢、重慶等地港口,摸清跨省運輸堵點。在省級主管部門支持下,湘鄂贛三省交通、海關、港口負責人及企業代表齊聚,簽署共建“中部雙循環大通道”協議。
如今,這條“長江黃金水道+鐵路干線”聯運網已覆蓋18省份,串聯200多個鐵路場站、19個沿江港口。
“堆場周轉效率提高40%,運費節省近1/4。”彭四新算了筆賬,聯運模式推行以來,城陵磯港航線加密至每周80余班次,湘鄂渝水運和鐵路運輸佔比提升12%。
對外開放,既要通江達海,也要跨越山海。
今年正值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湖南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等平台優勢,繼續發揮好中非經貿合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在長沙雨花區高橋大市場,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格外醒目。如何在一個繁華熱鬧的內貿市場,深度挖掘外貿增量潛力,這是當地黨員干部一直探索的課題。
“自貿試驗區就是要先行先試、敢闖敢干。”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雨花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鄧友表示。經過她和同事們的積極努力,大使會客廳、百國甄選館等平台相繼落地常設展館。同時,展館借助創業中非夢、魯班工坊等多元項目,實現展會“短期活動”向“長期效應”轉化。
在黨員干部共同努力下,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雨花分展館亮點紛呈,吸引參展商和採購商超1.7萬人、觀展人次首次突破7萬。簽約項目4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現場成交或意向成交額超3億元。
實干為筆,擔當為墨。三湘大地“三個高地”的藍圖正加速化為實景。面向未來,湖南廣大黨員干部將繼續堅持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4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