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峰
2025年05月06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著力根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完善可執行、可檢查、可追溯的執法監督體系。
“有沒有亂收費、亂檢查的情況”“是否存在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前不久,重慶市璧山區紀委監委駐璧山高新區紀檢監察組,深入企業廠房、產業園區等,傾聽企業訴求。
這是重慶深化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重慶市紀委監委推動各區縣細化“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治理事項,聚焦涉企執法關鍵環節,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整治亂象,全流程監管
“啷個罰款楞個重嘞?”
重慶市江北區營商環境巡查人員登門走訪時,大嗓門的商戶葉某某,直言“遭不住”。
巡查人員隨即查閱執法文書:處罰金額竟超出當場處罰上限4倍之多——哪個出具的,倒查!
很快,問題線索移送到了江北區紀委監委。辦案人員順藤摸瓜,挖出某行政執法單位執法人員陳某某長期截留挪用罰款,侵害經營主體利益的違紀違法問題。
江北區緊盯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以整治涉企執法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為切入點,構建哨點監測、嚴查快辦、整改跟蹤的全流程監管體系。
按照行業、主體類型全覆蓋的要求,江北區將經營主體分層分類,選取其中60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設為營商環境監測點。“我們聘請營商環境觀察員,重點監測涉企部門在行政執法、服務效能、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問題。”江北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楊陽說。
江北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玲介紹,聚焦城市管理、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等涉企執法關鍵部門,緊盯突出問題,江北區紀委監委對近年來收到的涉企執法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進行大排查,建立快查快處、嚴查嚴處機制。2023年以來嚴查快處典型案件11件,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
數字賦能,綜合查一次
“永川高新區重慶騰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兩家單位入企檢查時段接近,疑似存在多頭檢查加重企業負擔問題。”
前不久,重慶市永川區紀委監委的營商環境數智監督平台自動彈出一則預警信息。駐永川高新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馬上趕到騰瑞公司,核實發現:原來是兩家單位開展聯合檢查時分別掃了入企碼。
“聯合檢查時應由牽頭單位掃碼入企,務必緊繃規范檢查這根弦。”駐永川高新區紀檢監察組對兩家單位的執法人員作出提醒。
永川區是重慶唯一擁有國家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兩個國家級平台的區縣,轄區企業數量多,涉企行政檢查業務量大。如何在保証行政執法檢查質量的同時,盡量減輕企業迎檢負擔?
數字賦能,是永川區給出的答案。
在不少企業門前,都貼著一張專屬二維碼。執法人員進入企業檢查、調研前,先用手機端應用主動掃碼登記,系統將自動記錄執法人員信息、入企時間、事由等內容,並生成電子台賬,確保執法行為可追溯、可監督。同時,執法人員也能快速獲取企業基本信息、經營狀況、合規記錄等數據,實現高效、精准的執法檢查。永川區司法局副局長謝軍賢介紹,永川區36個區級執法部門、23個鎮街的1277名執法人員已全部入駐手機端應用。
掃碼登記后,數據傳到哪?
走進永川區紀委監委營商環境數智監督平台,行政執法單位的涉企檢查記錄在大屏幕上實時更新,企業名稱、入企時間、執法單位名稱、執法檢查評價等信息一目了然。按照“綜合查一次”要求,在相近時間段內,同一執法單位的不同內設機構對同一企業實施檢查的,應合並進行﹔不同行政執法單位對同一企業實施檢查的,原則上應聯合進行。“監督平台形成‘數據匯集—模型分析—預警提示—多跨聯動—核查反饋’工作閉環,能自動從海量數據中識別出違反‘綜合查一次’要求的行為,及時提示預警,讓違規涉企檢查無所遁形。”永川區紀委常委楊科說。
“以前環保、應急、市場監管等單位各查各的,現在執法單位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我們不用反復迎檢,能省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從事生產經營。”重慶瑞佳水處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巨全說。
截至目前,在永川區,“入企掃碼+綜合查一次”改革已覆蓋85項檢查事項,各執法單位累計實施“綜合查一次”653次,有效減少檢查頻次20%以上。
信用清單,惠企提質效
“廢水中化學需氧量在線數據是392毫克每升,氨氮在線數據是10毫克每升,符合排放標准要求……”前段時間,重慶市綦江區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焦海平,來到益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綦江分公司,打開“執法+監督”系統比對企業在線監測數據和自行監測數據,短短10分鐘,就完成了一場非現場檢查。
作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綦江區探索推行“信用+執法”涉企監管改革。綦江區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科長張明劍介紹,區紀委監委聯動區司法局,統籌協調資源,結合執法活動歷史數據、企業合規風險點等建立評價模型,對企業開展差異化監督檢查。目前,全區1.68萬家企業已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
去年7月,萬馬運輸公司駕駛員駕駛貨車發生一起輕微事故,綦江區相關執法部門立案調查,認定該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並作出行政處罰。萬馬運輸公司對行政處罰有異議,隨即申請行政復議。
接到申請后,綦江區司法局對其經營情況與信用等級進行調查,發現該公司自開始從事物流運輸業務以來,從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履行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因此認為應當採取包容審慎執法機制。最后,執法部門進一步查明案件事實,撤銷了原《行政處罰決定書》,並向萬馬運輸公司指出了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
一起行政處罰決定的撤銷,折射出行政裁量權基准制度體系的改革。綦江區紀委監委壓實監管職能部門主體責任,推動監管職能部門制定不予、從輕、減輕處分和不予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實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制度,綜合考慮企業信用等級等因素,精准匹配裁量權基准與處罰事項,確保處罰公正適度。
綦江區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清風護企·監督護航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出台《關於發揮紀檢監察機關職能作用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近3年來,我們查處損害營商環境作風和腐敗問題51件,立案、處分37人,助推營商環境持續提升。”綦江區紀委常務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何順偉說。
鏈接
重慶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重慶市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比重超六成,佔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的九成以上,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近年來,重慶市紀委監委將損害營商環境的作風和腐敗問題納入專項整治,推動各區縣紀委監委細化“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等“小切口”治理事項70個,推動解決問題1946件。
同時,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以查辦案件為抓手,建立健全問題線索收集排查、交辦督辦等工作機制,查處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損害營商環境作風和腐敗問題932件,批評教育和處理1179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77人。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全市公開通報曝光80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6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