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強國復興有我”專題報道
分享

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廣西篇)

本報記者  鄧建勝  李  縱  張雲河

2022年06月16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秀美山水甲天下,生態優勢金不換﹔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在廣西這片熱土上,以12個世居民族為代表的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用勤勞、勇敢和智慧,澆灌出八桂大地的美麗富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情系壯鄉各族人民,兩次赴廣西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4月在廣西考察工作時,總書記希望“廣西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真抓實干,把富民興桂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2021年4月在廣西考察時,總書記要求廣西“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在鞏固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上彰顯新擔當,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

壯鄉人民牢記囑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擔當實干,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西篇章而不懈奮斗。

創新引領——

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南寧市江南區,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的冷軋制造中心內,一台長達300余米的氣墊爐即將投產。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何克准說,氣墊爐是生產鋁合金薄板的重要設備,投產后將大幅提升企業高性能鋁合金薄板生產能力。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對公司勇於創新創造給予肯定。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加強知識、人才積累,不斷突破難題、攀登高峰,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

牢記總書記囑托,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企業發展第一動力,積極開展高端高精鋁材重大短板裝備及配套項目建設,先后破解了航天用鋁合金超寬幅板材、高速動車組車體用型材等行業關鍵技術難題,全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產業發展。

位於南寧高新區的南寧·中關村,落戶創新主體達518家,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裝備制造、科技服務四大產業集群。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考察時強調,創新和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建設創新示范基地,要遵循創新發展規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務、有機的產業配套、先進的技術支撐,構建富有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讓適宜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

近年來,南寧市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入駐企業營業收入達207.64億元,較2017年增長100倍。

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全球研發實驗中心半消聲實驗室裡,四周寂靜無聲,背景噪聲隻有28分貝。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隻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光安記得很牢。“我們通過自主創新做強制造業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2021年,柳工集團發布了53款工程機械整機產品和13款核心零部件產品,制定了電動裝載機和挖掘機的行業標准,海外業務收入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66%。”

“大米小珍饈,小吃大靈魂。粉好度日月,螺小賽乾坤。”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產品展示區門口,一首小詩引人矚目。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詳細了解螺螄粉特色產業促進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等情況。總書記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柳州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依托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以工業化理念推動特色產業標准化、規模化、品牌化、生態化發展。2021年,柳州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達151.97億元,配套及延伸產業銷售收入達142.83億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以前,我們隻有貼牌代工一項業務,現在我們擁有500多家經銷商,預計今年自有品牌營收同比增長超過500%。”廣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生說。

堅持把產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戰場,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廣西近年來大力實施產業創新重大項目,強化產業鏈科技支撐,加快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進一步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目前,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形成了10個千億級工業產業集群、6個千億級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和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開放帶動——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

天高海闊,巨輪相接,位於北海的鐵山港內,繁忙紅火的作業場景隨處可見。就在6月2日,鐵山港5號、6號泊位通過對外開放驗收。“這將進一步拓寬北部灣向海經濟通道,提升國際航行船舶靠泊北海碼頭的口岸服務水平和通關效率,促進鐵山港臨港產業集群發展,為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北部灣國際樞紐海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延強說。

“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要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推進關鍵項目落地,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台,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緊緊抓住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北部灣港持續提升航道通過能力、碼頭大型化專業化水平、業務辦理效率和服務能力。目前,北部灣港可靠泊10萬噸級以上船舶的大型深水泊位佔比達36.4%,遠超全國沿海港口平均水平﹔集裝箱班輪航線數量增至67條,通行范圍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

支持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發展、支持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通關效率、加大通道建設運營的財金聯動……廣西深入實施《“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港口擴能、通道暢通、物流提質、產業融合方面下功夫,釋放“海”的潛力,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2021年,北部灣經濟區6市進出口額4839.6億元,拉動同期廣西外貿進出口增長16個百分點。

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西激發“江”的活力,促進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加強互聯互通,加快通粵高速鐵路、貨運鐵路、高速公路和西江航運等重大項目建設,構建連接大灣區快速通道網絡。深化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地務實合作,構建“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共建重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更多創新成果來桂轉化。

廣西水路口岸眾多,擁有沿邊開放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廣西做足“邊”的文章,大力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積極拓展貿易主體、推動申報監管改革創新、強化加工產業發展、開展跨境勞務合作等,形成了一批“廣西經驗”。曾經不起眼的邊貿小生意,逐步發展為助力邊疆穩定、人民脫貧致富的千億元大產業。

“要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展向海經濟,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的重要指示,再次為廣西開放發展指明方向。

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新發展格局,廣西加快推動“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中國—東盟合作“南寧渠道”影響力不斷擴大,重大開放平台能級提升,外資外貿總量質量雙提升。近年來,廣西對東盟貿易額年均增長25%以上,東盟連續22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廣西向海經濟生產總值達到4202億元,佔全區GDP比重達17.0%。

生態優先——

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初夏的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內,魚翔淺底。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