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厘清政府、市場和社會邊界
厘清政府、市場和社會邊界,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中樞環節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中國的體制改革空間得以擴容。即全面深化五項改革,全力保障五個建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是五位一體的;國家治理體系也應是五位一體構成的制度體系。唯此,“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才能夠實現。
針對目前全面深化改革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五位一體的改革與建設亦有側重。公報中部署經濟體制改革有6段,部署政治體制改革的有3段,部署文化體制改革的有1段,部署社會體制改革的有2段,部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1段。部署經濟體制改革的篇幅幾乎相當於部署其余四項改革篇幅的總和,部署社會體制改革的篇幅則緊跟其后。
在五個建設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五項改革中,“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社會體制改革舉足輕重。經濟體制改革的使命在於“做大蛋糕”,社會體制改革的使命在於“分好蛋糕”;前者著力於提高效率,后者著力於促進公平;前者關注經濟主體,后者更關注社會組織;前者關注厘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后者則關注厘清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邊界。
由此,厘清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已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中樞環節。
|